市场的回答是No,当年风风火火,被无数人认为难以被超越的三菱发动机,如今早已是摇摇欲坠,东安三菱以及沈阳航天三菱今天的处境,并不乐观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沈阳航天三菱累计生产量只有16万台,而今年8月,东安发动机销量只有7580台。
东安的历史早于沈阳三菱,是最早生产4G系列日本发动机的企业,因为一些原因还返销过日本,但因为控股、技术等原因,大多数东安三菱不能直接使用三菱标志,不同的是,后来的沈阳航天三菱可以使用三菱Logo。
这些年,听到两大合资企业的声音越来越少,当年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三菱发动机,退出中国历史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。
奇瑞瑞虎、比亚迪F3、长城H6这些今天中国的一线巨头企业生产车型,在当年都是三菱发动机的忠实信徒。
历史翻到15年前,中国乘用车发动机发展史苍白一片,技术匮乏与制造工艺的不精良,让发动机问题频出,当年的三菱愿意出售老旧的技术给中国人用,也正是出售的这些发动机,让一部分中国企业走上的快车道。
至少,有发动机可用了,即便这些是淘汰的发动机,但架不住技术稳定,即便油耗高、噪音大,但也无妨。
基础制造业的强大以及设计能力的增强,同时随着供应商的强大以及市场的继续开拓,制造发动机的必要条件都已经掌握在手,涡轮、喷射系统、基础制造工艺以及钢铁锻造工艺等等,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尤为重要的是,每年2000万级的乘用车市场中,培养了大批人才,人才是关键,让这几年设计的发动机不仅仅可靠,同时平顺、油耗低、动力强。
打个比方,长城的1.5T、奇瑞的1.5T、长安的蓝鲸系列,目前的市场投诉率非常低,在传统的内燃机领域,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三菱来为我们提供发动机。
因为在今天这个市场中,即便三菱拿出了最好的发动机,也未必比中国品牌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更好用,这是一个客观事实。
比如说,目前聊的都是混合动力系统,自家的混合动力系统需要配套专用发动机,比如说比亚迪DM-i、长城DHT、吉利雷神动力,这些动力系统的发动机设计更独特、精密度更高,同时油耗更低。
三菱发动机,能行吗?显然不行,一来不是专为混动系统设计,二来,三菱也没有成熟的混合动力系统结构以及经验。
毫不客气的说,今天的乘用车市场处在一个新的赛道中,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三菱发动机,我们自己能生产出可靠稳定的发动机,此外我们还有更丰富的发展路线,而在新的碳中和市场中,三菱的内燃机已经不占据任何优势。
上一篇:潍柴动力推出WP13发动机中国重卡进入13升机时代
下一篇:美国航空班机因液压系统故障而紧急迫降